专注国际课程教育5周年
IB教育者+ALevel教育网+AP考试院,强势整合战略合并,专注国际课程教育

国际课程媒体资源服务平台

共襄校事,厚积如山

国际课程人才资源招聘平台

IB资源整合平台

Alevel教育资源

网站首页 教育动态 业界活动 国际课程 IB  |  ALevel  |  AP  |  语言 择校选校 留学拓展 师资招聘 自媒体

 当前位置:通途教育网 >> 国际课程 >>
回衡水同学(H 同学)的一封信:我投入了国际教育,但我并不汗颜!
来源:ALevel教育网  时间:2017-11-21 14:59:27
笔者:喻麟祐
亚利桑那大学物理学博士



H同学,

看了这篇文章:【“你们去素质教育,我只想考上清华。” 读后让无数人汗颜!】,我很敬佩您,也很开心,也更是心有戚戚焉(因为我本人也经历过您这种心路历程,我也是一位清华人,也自认不愧为一位清华人)。今天我的回信,是表达我投入了国际教育,但我并不汗颜!

是的,如果一个人是发自内心的、积极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和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这就是一个最快乐、最幸福的人!也就已经是一个成功的人!(当然,奋斗的过程,肯定是会有辛苦的,但这种辛苦,不是旁人看到的那种表面的“苦”)。无论您是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或是国际高中的学子,这个道理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看了您的文章,我深信我们不少的国际高中的同学,看了,并不会汗颜?请让我解释一下。

首先,无论是在任何学校,或衡水、或国际高中,能获得最好成绩的,基本上,绝对是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 Ability and Habit)的能力与习惯特强的同学,也就是说,具有发自内心的动力,由内向外的驱使,具有真正强烈的求知欲,那真的是谁都挡不住(所谓:师父引进门,造化看个人)。讲一个小插曲:记得我以前读高中的时候(几乎全班考上一流大学),同学们聊起来,大家每天都是几乎彻夜不眠地准备高考,父母亲都是用求的,求我们睡一会儿(我那个时代,是没有住校的、也是没有手机的)……同学们到了高三,白头发很多 (一个个看似小老头),这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大家并不感觉很苦闷,只是比较累……有的时候,下了课,突然静悄悄的,一看,咦,原来全部趴在桌上眯一眯了(晚上都太用功了,缺乏睡眠……重点是:没人逼你那样)。那时候,看到那个情景,突然,眼眶也红了、鼻子也酸了、要流出眼泪了,感触很深……但是心里面,动力很大……当然了,我们那个时代,也是没得选择的了……

H 同学,我认为,发自于自己内心的抉择、发挥自己的潜力、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来成就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国内教育、国际教育都是没什么好苛责的,都是值得尊重的,都是你自己愿意选择(或必须选择)的一条路(肯定的,必有其原因、背景……)。

这一两年,我看了不少与教育有关的文章,以及交流,我可以感触到,有一部分的人们,对于国际教育的误解实在不浅、也不少!例如:

一、国际教育不注重学术与成绩,好混(还有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首先,已经有一些文章澄清这一点的了,好比,一些表像上吃方便面能上哈佛、耶鲁等等顶尖名校的宣传之类的……我们先不谈这些。我曾经看到哈佛耶鲁录取的统计图,取得录取的,绝大部分是ACT、SAT 拿到满分或几乎满分的同学;但是,还有更多的ACT、SAT拿到满分或几乎满分的同学是无法得到录取的(ACT、SAT考到高分的人很多),也就是说,这个门槛存在,但并不是过了这个门槛就能录取。另一方面,如果ACT、SAT考试不是高分的同学,能录取的,有是有,但是,绝对只有非常少的比例能够录取,那必须在其它个人的专长上,有极为突出的、深入的见解、或成就、或极大的潜力。

“即使你ACT、SAT分数非常之高”,有一位耶鲁老师说:“这种人太多了(他讲:很抱歉,中国人特多),我们希望能看到的是你特殊的素质,尤其是你那种强大的好奇心、求知欲、你那种独特的见解或创意、或者你那种独特的个人经历与领悟……” 其实,在美国,有不少比较拔尖的高等学府,这种的考量是强烈的。这些学校的面试(interview)也更是可怕的!记得有一位康奈尔大学的面试官跟我聊,他说:“面试的时候,不到两分钟(或问一、两个问题),我马上就知道,你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是真的还是假的了!”

真的,就算是靠吃方便面能获得哈佛、耶鲁的录取,那么,他(或她)那篇的研究报告,绝对是世界级的原创论文,绝对不简单!恐怕,真的是比考试拿满分还难得多!所以,我们不要把素质教育看得太简单了(绝对不是玩一玩那回事)。

至于 A Level课程对于学术成绩的要求之高、之严谨、之不易(能通过这个考验的,学术能力是不会差的),乃是众所周知的,今天不在这篇文章里开展了。

是的,对于美国大学的申请,也确实是这样的:如果不是30强或50强,那么百强的申请,倒不是太难的,难怪给很多社会人士的一个印象:国际教育,好混。但是,大家要明白,这些学校虽然考试门槛不很高(例如托福、ACT),也大多不需要面试,但是毕业率并不高,平均来讲,读四年的毕业率,不到50%,也就是说,在接受(上大学前之)国际教育的时候,您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您如果没有把知识面、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等等,做比较充分的铺垫,那么,将来在海外留学成功的可能性,相对来讲就比较低了,或者,学习的过程,就会相当的艰难、痛苦了。这一点大家要深思一下。

二、国际教育轻松、容易、快乐(简单的、放纵的、偷懒式的快乐)

我相信不少人批评国际教育,是这样说的:“我不相信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光玩一玩,就可以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人确实这样对我说过,一字不差。

H同学,要答复这种论点,首先,我必须说:国际教育并不是轻轻松松的,更不是玩一玩的,至于快乐,我不否定,我可以说,相对来讲,快乐指数是相对的比较高了,然而,这是基于一些非常专业的背景,主要是要看这个国际课程(例如 A Level 课程),本身的教育理念、考试理念、考试的设计(考试框架、内容、次数、时空规划……)以及考试与课程设计的相关性、密切性、当然也关联到了教学方法;还有选课、选考的自由度以及考试资源充分的提供与支持(也不用太多的摸索与猜测)……等等等等太多的背景因素,使得整个教育、学习与考试的快乐指数,确实会相对高出许多,而且学得非常扎实,当然,这也必须付出非常多的努力才行。坦白讲,例如A Level考试,一考整整一个多月(每门课好几个卷子分开日期考),真是烤焦了,哪来的那么轻松啊。在这些方面,我写了不少的文章,在这也就不加以赘述了。

另外,在美国升学方面,如果单看“美国高考”,例如ACT、SAT的考试,每年的次数很多(每年可考五、六次),也就是说给予的机会很多,相对来讲,升学考试的压力是获得了不小的分散与疏解,而且在考试内容上,相对来讲,难度也并不是特别的高(当然,要考到特别的高分,却也是相当地不容易);但是,美国升学,在其它方面的考核,比重也很大,要申请到比较好的高等学府,必须下的功夫,也绝对少不了……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读者应该也不是太陌生的。

所以说,如果认为国际课程只是简单的、偷懒式的、放纵式的“快乐”,那么,恐怕此人绝非是一位在第一线上的授课老师,完全感受不到其责任之重大。

三、国际教育是崇洋媚外

“国际教育是崇洋媚外”,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或心态,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不公正的。我曾经切身地听说过这样的言论(绝非我个人自己的杜撰),他们批评一些介绍西方教育一些优点(例如A Level课程之选课、选考3至4门,比较灵活的一种优势…等等)的人,说是崇洋媚外的、是忘了本的、是说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俨然说成了国家、民族的大罪人!

我们中国人,在近代史里面,饱受世界各列强国的侵略、凌辱,追根究底,是什么原因呢?西方人已经发展出一些比较好的方面(例如教育、科技的研发),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一些可用的为我们所用,使我们自己强大起来,超过他们,不受他们的欺负,这不是很好吗?这才是真正的爱国家、爱民族啊!那些满口子高喊着爱国家、爱民族的人,容不得检讨自己一点点的问题、或介绍他人一点点的好处,这是真正的爱国家、爱民族吗?

不讲大道理了,就举一个例子。去年我们的一位A Level同学,申请到香港大学(港大,不比北大、清华差),这三年来,只要你看到她,绝对是容光焕发、非常的阳光,非常的健康、愉悦、没有疲惫的样子(除非有的时候偶尔小感冒了),总是看到她很自然的笑容(一点也不假),看起来,完全没有什么紧张兮兮的状态,也很幽默,笑嘻嘻的,还有点调皮,爱开玩笑,头脑非常的灵活,也喜欢演讲,妙语如珠的…… 如果你不认识她,你想象不到她A Level,考了5门(其实考3到4门就够了),几乎全部拿A*(A星,大家也知道,在A Level考试里面,要拿到A星,可不是太容易的),申请到了港大、香港科技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有一次的开学日,她曾演讲说:“一个人要努力的话,一定要先给自己一个最充分的理由、一个价值观,彻底的说服自己 (不是别人告诉你的),为什么要努力、为什么要学习,然后给自己定目标……”。记得有一年寒假,这位同学竟然把一本厚厚的大学的经济学的教科书(不是A Level 课本),全部研读完毕,这绝对是她自己主动的学习(肯定是特别有兴趣),不可能有人去逼她做这件事。在此也插一句:国际教育,是相当重视学习的延续性(换言之,注重将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各种学习能力,而不是只看重考上大学之前的东西。)

要强调得是,这并不是一个特例,事实上,其他同学(申请到不比她差的海外高等学府)的发言,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表达的很令人佩服。她,以及其她的一些同学,到了高三,基本上是不需要别人来逼的,都能够非常主动地学习(最重要的,是可以看出来身心都处于很健康、愉悦、很自信的状态,高二已经获得很多高等学府的“预录取”)。所以,基于他们这种学习的心态,痛苦指数,是相对的少,学习的快乐指数是相对的高。这并不是简单的、肤浅的快乐状态。另外,他们平时对于自己整个人生的规划,想的也比较多一些(可能也有比较多的时间,来思考其它的问题)。

H同学,我不否认,我这边大部分的同学(A Level高三同学),脸上看出的是比较快乐的,但是,更是自信的,学术根底也相当扎实,头脑非常灵活,很有自己的想法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说起来,有时令老师都很佩服。据我所知,类似这样的同学,国内传统高中生里面也是有的(近一两年也接触过这类同学,他们并没有参加国际教育,也申请到海外顶级高等学府),只不过,国际教育中心的同学,相对来讲,据个人所知,可能比例比较高一些。

最后,我必须说的是,教育的使命,倒并不是说考上了、或申请到了顶尖名校才是成功的。这两天,我刚获悉,我的学生之中,有一位退学了,不读A Level了。我觉得他成功了!他对于健身房(Gym)的事业非常感兴趣,现在去学一些营养学,以及健身房方面的知识,将来在这方面发展他的理想与事业,也许过一些年月,当他想再去高等学府学一些有需要的学问的时候,就再去学。他虽然停了A Level的学习,我却觉得他成功了,也为他高兴,他选择了一条他自己最喜欢的、也很正当的一条路。

我记得有一年,一位A Level成绩最差的同学,他在毕业纪念册留下的一句话是:“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我觉得很欣慰,他必将走上成功之路……

最后,再强调一下:发自内心的学习、主动学习的心态与习惯、有自己的想法、有说服自己的人身观、价值观,获得一生之学习与成功的能力,我相信这类的同学,无论在国内传统高中、乃至于衡水、或国际高中,都是有的。

同学们,条条大路通罗马,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去成就自己的潜力,就是走上了成功之路!

同学们,我们都不汗颜!我们共勉之…

~Dr. Yu
2017-11-20
于广州
   

网站首页 教育动态 业界活动 国际课程 IB  |  ALevel  |  AP  |  语言 择校选校 留学拓展 师资招聘 自媒体

版权所有 © 通途教育网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复制及建立镜像,通途教育网运营方保留法律追究权力。
Copyright © 2016 www.tongtujiao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何老师咨询专线
139-17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