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国际课程教育5周年
IB教育者+ALevel教育网+AP考试院,强势整合战略合并,专注国际课程教育
国际课程媒体资源服务平台
共襄校事,厚积如山
国际课程人才资源招聘平台
IB资源整合平台
Alevel教育资源
网站首页
教育动态
业界活动
国际课程
IB
|
ALevel
|
AP
|
语言
择校选校
留学拓展
师资招聘
自媒体
当前位置:
通途教育网
>>
国际课程
>>
IBDP化学HL和SL的差异及学习的瓶颈问题
来源:中国IB教育者 时间:2017-09-05 10:37:34
化学学科分为SL(standard level)和HL(higher level),学生可以结合自身能力、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学校开设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合适就读的水平。SL和HL的核心内容总课时分别为95个小时和60个小时,而选修内容的课时为15个小时和25个小时,学生需要在4个选修内容中选取一个。除此之外,作为一门实验学科,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性学习内容,包括各种实验、自主的探究性研究内容(此部分内容将以内部评价的形式进行考核),以及G4项目,而这一总学时分别为40个小时和60个小时。故对于SL和HL的建议总教学课时数分别为150个小时和240个小时。
SL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Topic 1 化学计量学 (Stoichiometric relationships) 总课时:13.5
1.1 物质的分类(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物理状态的变化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表达
1.2 摩尔概念,摩尔质量,化学式(分子式和最简式),及其计算
1.3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气体状态方程
Topic 2 原子结构 (Atomic structure) 总课时:6
2.1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
2.2 核外电子排列,氢原子发射光谱
Topic 3 周期性 (Periodicity) 总课时:6
3.1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及其和核外电子排列之间的关系
3.2 周期性,讨论第1族和17族元素性质的异同,第3周期氧化物的酸碱性
Topic 4 化学键 (Chemical bonding and structure) 总课时:13.5
4.1 离子化合物和结构,及其性质
4.2 共价键(形成、极性)
4.3 根据VSEPR理论判断分子(或离子)的形状和极性,共振结构
4.4 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比较物质的物理性质(沸点、溶解度等)
4.5 金属键及其性质
Topic 5 能量/热力学 (Energetics/thermochemistry) 总课时:9
5.1 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反应焓变,及误差分析
5.2 盖斯定律
5.3 通过键焓计算反应焓变
Topic 6 反应速率 (Chemical kinetics) 总课时:7
反应速率的测定、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Topic 7 化学平衡 (Equilibrium) 总课时:4.5
化学反应平衡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Topic 8 酸和碱 (Acids and bases) 总课时:6.5
8.1 酸碱理论
8.2 酸和碱的性质
8.3 pH值
8.4 强酸(碱)和弱酸(碱)
8.5 酸沉降
Topic 9 氧化还原反应 (Redox processes) 总课时:8
9.1 氧化和还原的定义,氧化数和氧化态,温克勒法测溶解氧
9.2 原电池,电解池
Topic 10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总课时:11
10.1 同系物,物理性质,官能团,有机物的命名,苯环的结构
10.2 烷烃、烯烃、醇、氯代烃、有机物和苯的化学性质
Topic 11 测量与数据分析 (Measurement and data processing) 总课时:10
11.1 测量的误差、计算,及改进方法
11.2 图表法解决化学问题
11.3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法推测有机物的结构
HL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在SL的基础上,需额外掌握如下内容)
Topic 12 原子结构 (Atomic structure) 总课时:2
核外电子的深入讨论,能量、频率之间的关系及计算
Topic 13 元素周期表——过渡金属 (The periodic table—the transition metals) 总课时:4
13.1 第一行的d区元素的特征
13.2 过渡金属化合物显色的原因
Topic 14 化学键 (Chemical bonding and structure) 总课时:7
14.1 sigma键和pi键,形式电荷,VSEPR理论用于更复杂的分子结构
14.2 轨道杂化理论
Topic 15 能量/热力学 (Energetics/thermochemistry) 总课时:7
15.1 能量循环(玻恩—哈伯循环估算晶格能,溶解焓的计算)
15.2 熵、吉布斯自由能,及反应的自发性
Topic 16 反应速率 (Chemical kinetics) 总课时:6
16.1 速率方程和反应机理
16.2 活化能
Topic 17 化学平衡 (Equilibrium) 总课时:4
平衡定律,吉布斯自由能变与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Topic 18 酸和碱 (Acids and bases) 总课时:10
18.1 路易斯酸碱理论
18.2 酸碱的相关计算
18.3 pH曲线
Topic 19 氧化还原反应 (Redox processes) 总课时:6
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
Topic 20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总课时:12
20.1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反应机理
20.2 合成路线
20.3 立体异构
Topic 21 测量与分析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总课时:2
高分辨核磁共振、X衍射法
在核心内容(Core)以外,还需要在如下四个选修内容中选择一个:
Option A 材料 (Materials) 总课时:SL 15;HL 25
Option B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总课时:SL 15;HL 25
Option C 能源 (Energy) 总课时:SL 15;HL 25
Option D 医药化学 (Medicinal chemistry) 总课时:SL 15;HL 25
化学的评价由外部评价(external assessment)和内部评价(internal assessment)构成
,详见下表:
组成
Standard Level
Higher Level
总分
权重
用时(小时)
总分
权重
用时(小时)
外部评价
卷1
30
20
3/4
40
20
1
卷2
50
40
1 1/4
95
36
2 1/4
卷3
35
20
1
45
24
1 1/4
内部评价
24
20
10
24
20
10
内部评价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学生并非根据课本已有的知识点简单地重复实验就行了,而是必须根据教师给定的主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自己的假设来确定变量、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后,还需认真处理数据,评价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而实验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实验室实验,虚拟实验平台、数据处理分析等均可以作为合适的研究内容和方式。在评价中,结果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需严谨地设计实验及处理数据,合理地分析误差。这些均会影响到学生最后的成绩。细致严谨、注重过程也正是IB与其他国际课程的不同之处。对于内部评价而言,SL和HL的评分要求是一样的。
升学中的注意事项和瓶颈问题
10年级(Pre-IB)学习的瓶颈问题
语言:同学们要及早适应全英语教学的语境;语言问题的解决同时意味着思维方式的转换。
教材:熟悉教材的设置及所体现的特点和内涵。相对国内化学,IB化学知识点更多、更具宽广度,且需要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11年级(DP1)学习的瓶颈问题
HL的难度:普遍认为中国学生理科学习能力强,但IB学生想拿高分,还是有相当难度的,需要学生不仅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还要有足够的能力解决疑难和陌生的问题。
12年级(DP2)学习的瓶颈问题
IA(内部评估):从如何确定选题,如何开展实验,到最终成文,是对同学们多维度综合能力的考量。
备考:准备五月份的全球毕业统考。
网站首页
教育动态
业界活动
国际课程
IB
|
ALevel
|
AP
|
语言
择校选校
留学拓展
师资招聘
自媒体
版权所有 © 通途教育网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复制及建立镜像,通途教育网运营方保留法律追究权力。
Copyright © 2016 www.tongtujiao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何老师咨询专线
139-17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