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国际课程教育5周年
IB教育者+ALevel教育网+AP考试院,强势整合战略合并,专注国际课程教育

国际课程媒体资源服务平台

共襄校事,厚积如山

国际课程人才资源招聘平台

IB资源整合平台

Alevel教育资源

网站首页 教育动态 业界活动 国际课程 IB  |  ALevel  |  AP  |  语言 择校选校 留学拓展 师资招聘 自媒体

 当前位置:通途教育网 >> 国际课程 >>
做位好家长其实很简单|日本横滨IB全球年会Lance G. King讲座有感
来源: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  时间:2017-04-11 15:38:44
作者简介:李晗,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国际部副校长,IBDP协调员


Rockey校长、李晗副校长、温佳丽主任出席日本横滨IB全球年会

在中国过去近20年一波又一波的教育改革洪流中,我所见到的对于教育的理解与实践,可能唯一比孩子更累和更困惑的就算是家长了。

做学生这个角色则较为轻松,只要是听老师、家长的话,成绩又不差,别人无可厚非;但是如何做家长,做好家长,大家可能莫衷一是。

从曾经主流的尊孔尊儒,到学苏联、学美英,再到仿德国、日本,以及最近的效法芬兰,到头来中国的家长跟孩子既做不成传统意义的“一言堂”和“家长制”,也不敢成为“最好的朋友”和“最好的闺蜜”,进入到了打不得,也亲近不得,说不得,也夸奖不得的尴尬境地。

此外,中国家长家庭教育的定位和职责的不清楚,所带来的就是压力和危机的外化和传导,用很多教育专家的话说,结果就是孩子遭殃,学校和老师受牵连。这样的例子在过去的10年里屡见不鲜。

家长定位不清和家庭教育的危机,其实也是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国际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众多教育专家进行专题学术研究,其中来自新西兰的教育学者Lance G. King提出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一线国际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也受到了许多追随国际化教育家长的青睐。此次在日本横滨举行的IB全球年会上,Lance G. King进行了家长培训主题讲座。

在这里,结合中国教育和中国家长的特点,我将他繁博的学术观点重新整合给大家分享:

1. 家长自身要养成精准的规划能力,同时教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确保孩子在一整年的校历上清楚地标出各类关键考试、活动,参赛和假期安排时间节点。同时,跟孩子一同监测每个时间节点任务的准备和完成的情况。好的方法是,家长将自己每月、每年的工作计划(生产目标、绩效目标、日程安排等)拿出来与孩子分享,树立榜样。
2. 与孩子讨论教育的目的和目标:避免过多地谈论分数、排名和升学,不要与孩子计较99分和100分的区别;取而代之的是讨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为什么要在学校表现优秀。好的方法是,不断给出积极正面的榜样范例、英雄故事和自己的经验,将其中的优秀品质提炼出来,鼓励孩子如果要想获得优秀,这些品质就是他们必须要具备的。
3. 激发孩子清晰描述未来自己梦想的职业或工作,并以此为目标,倒推出各个阶段的目标,这样鼓励孩子一步一步来实现可实现的近期目标,孩子会更有能动性和目标感。好的方法是,家长作为启发和提示者,讨论和规划的主角是孩子,目标由孩子自己来定,倒推由孩子自己来完成。
4. 家长帮助孩子将学习的动力调整到其最本质的特性上来:鼓励人类不断学习的动力源于成功感、完成感,克服挑战,发现自身能力,获取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更多的选择;切莫一味地将金钱、物质、地位和名誉等作为激励孩子学习的诱因。重要的是,这一点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了为什么我们那么多的孩子沉迷于网络,如果父母能够同样的关注孩子的动力来源,那么孩子便会更加享受于现实世界而非虚拟的游戏空间。
5. 和孩子好好聊聊勇气:勇气是可以通过训练所能获取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教育孩子,人的一生中会面临许多困难,学习的一个特性就是困难,勇气是用来解决这些困难的;多跟孩子聊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勇气是如何扮演克服困难的关键角色的。
6. 逐渐培养孩子养成享受自己小成就的习惯:只要是成功完成既定目标,就可以让孩子享受下这一小成就带来的喜悦和自由,并逐渐地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好的方法是,享受的内容可以让孩子来定,最好将他们的兴趣爱好与学习成就的享受关联起来,这样可以平衡他们的生活。
7. 家长应该学会如何夸奖孩子:为了孩子更好地学习,家长应该将夸奖集中在两个方面,努力程度和技巧策略,因为这两点是孩子有完全支配能力的领域。家长应将溢美之词都集中在孩子如何努力地,和如何聪明地选取不同角度、策略或技巧来处理问题;而要尽量避免夸奖孩子的聪明和天分。
8. 如果孩子学习新知识有困难,家长应该更多关注过程而非结果,适当提醒孩子调整学习方法、策略,尝试不同学习资源(试试请教同学,利用好小组讨论,请教高年级同学,请教其他学科老师,问问校长,单独跟学科老师聊聊等)。
9. 如果孩子学习跟不上,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进行学习规划:具体来讲就是跟孩子一起将学习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组成任务,并且制作图表标注时间节点,最好是能贴到家里的墙上。
10. 让孩子知道,教育的核心在于让孩子拥有优秀的品质:耐心、坚韧、决心和专注,这些也是判断教育品质优劣和择校的标准。

此外,在面对挫折上,家长和孩子所持不同态度的结果,也是Lance G. King所研究的重点,经过多年对十余所学校、上千名学生家长数据采样研究,他发现面对挫折后表现持续下滑的孩子及其家长往往会存在以下态度和行动:

- 拒绝承认失败的存在
- 用能力来解释失败
- 没有从失败中获取经验,并用来调整策略
- 选择学科和学习任务时,不再去选择有过失败经历的选项
- 避免任何有可能遭遇失败的情况
- 相信任何行为都有可能遭遇失败,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 拒绝承认有任何成功之处
- 与失败的领域断绝联系
- 满足于不佳表现的状态
- 将失败和挫折归咎他人

而相反地,挫折后学习表现能够有迅速的提升,则得益于家长和孩子采取以下的态度和行动:

- 失败的原因成为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 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加以关注
- 灵活调整自己,并能将自己的最好水平展示出来
- 利用勤奋、天赋和组织规划来减小失败的机率
- 做好了尝试新策略,付出更多努力的准备
- 对关键领域拥有绝对的控制
- 视失败和挫折为暂时的和具体细分领域的
- 对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失败负责

十多年教育领域的经历,使我有幸接触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家长,其中部分家长会在不同情况下或多或少提到“我们家长是很现实的”这一论断,其中“现实”一词我看来无非是与分数、成绩、排名、入学和名校等紧密相连,“现实”一词可能也是与现今风气、价值观和生存之道有所关联的,这也无可厚非。
但是,教育要不要太“现实”?教育能不能办得“现实”?家庭教育是不是另一个现今风气和生存之道“现实”的延续?Lance G. King在很大层面上获得国际教育界的认可,恰恰就是他找到了家庭教育的本真,而没有去盲目追逐“现实”;而这样的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些呢?
作者:李晗
   

网站首页 教育动态 业界活动 国际课程 IB  |  ALevel  |  AP  |  语言 择校选校 留学拓展 师资招聘 自媒体

版权所有 © 通途教育网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复制及建立镜像,通途教育网运营方保留法律追究权力。
Copyright © 2016 www.tongtujiao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何老师咨询专线
139-1722-0511